深度走訪位於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燈塔下的「極東漁村-馬崗」: 🪨 走讀東北角因風與浪而生的石頭屋聚落 🌊 認識「台灣的海女」:東北角的海洋採集人文、體驗穿草鞋走踏潮間帶
「台灣極東漁村-馬崗」: 1. 走讀東北角因風浪而生的石頭屋聚落:防浪牆、觀浪窗、颱風石 2. 認識「台灣的海女」、東北角的海洋採集人文 3. 體驗穿草鞋走踏潮間帶、認識一年四季的海物 4. 享用海味小點
📍深度走訪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極東漁村-馬崗」
台灣最東點「東經122度、北緯25度」不在台東、蘭嶼,而是在接近新北市與宜蘭交界的海角-三貂角之下。大家可能聽過三貂角燈塔,卻鮮少知道燈塔下的小漁村「馬崗」。西班牙艦隊1626年經過這海角時在航海圖上為他取了跟美麗家鄉一樣的名字-S. Tiago(聖地牙哥),經年累月的音譯之後「三貂」就成了這地區的名字,但海角上的小漁村卻叫馬崗?歡迎與我們一起走進被世人遺落的小聚落,穿梭時空仿佛暫停的石頭屋巷弄中,認識與海共生的海人們的大海日常。
🪨 走讀東北角因風與浪而生的石頭屋聚落
東北角的漁村裡有著許多就地取材建成的石頭屋,動輒都是七八十年以上的歷史,經歷過颱風、地震等依然屹立不搖,馬崗漁村裡更是有許多石頭屋被完整保留下來。除了石頭屋,靠海最棒的應該就是美麗的海景第一排,但對村子的人來說卻只有令人恐懼的「海浪第一排」!面對大自然的險惡及存活的必須,前人是如何運用智慧在這每年都被東北季風狂打臉的土地上安居樂業的呢?
🌊 認識「台灣的海女」:東北角的海洋採集人文、體驗穿草鞋走踏潮間帶
受到日劇、韓劇的影響,大家多多少少對於「海女」這名詞不陌生,但其實台灣也有這樣一群女性生活在海邊隨著潮汐上下班,有的是為了貼補家用、有的直接撐起一家經濟。不同日韓的海女強調下潛,台灣的海女們一年四季在海岸邊都能採集不同的海菜、螺貝類等等,連家私都各有乾坤。我們就一起跟著海女們穿著草鞋(以前的防滑鞋)走踏潮間帶,認識各式各樣的海物吧!
|活動內容| 13:00~16:00 體驗時間約3小時 1.5小時 海女文化導覽、穿草鞋體驗@馬崗潮間帶 1.5小時 馬崗漁村走讀、享用海味點心、書寫明信片
|活動集合地點|(請提前十分鐘抵達集合地點) 馬崗活動中心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馬崗街31-6號)
停車建議: -馬崗吉和宮 -三貂角步道停車場
大眾交通工具:
●台北方向出發:
-搭乘火車至福隆火車站,在G18-福隆站換乘856公車(台灣好行-黃金福隆線)至G23-馬崗站。 (G18 站位於警察局轉角處。)
●宜蘭方向出發:
-從Y1-礁溪轉運站搭乘綠19公車(台灣好行-宜蘭東北角海岸線)至Y13-馬崗站。
|曙旅文化工作室| 深耕貢寮馬崗,與地方共好, 關注永續海洋、保存海女文化、守護石頭屋聚落。
|出發說明|
|活動注意事項|